康拉德·哈爾·沃丁頓—遲來的聚光燈?


原文
Conrad Hal Waddington: the last Renaissance biologist?
Jonathan M. W. Slack/ Developmental Biology Programme, 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, University of Bath, UK
Nature Reviews Genetics 3, 889-895 (November 2002)


康拉德·哈爾·沃丁頓(Conrad Hal Waddington)是1930至1950年代首屈一指的胚胎學家與遺傳學家,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20世紀博物學家,研究涵蓋古生物學、族群遺傳學、發育遺傳學、生化胚胎學與理論生物學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,沃丁頓主要對胚胎學感興趣,尤其是想設法找出在作用於胚胎發育早期的誘導因子,接著他轉向研究遺傳學,特別是以發育學的角度切入。他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「表徵遺傳地景說(epigenetic landscape)」及「遺傳同化(genetic assimilation)」的觀念。本文將依照時序大致回顧沃丁頓的生平及研究,並對較為重要的主題稍微多加著墨,試圖從中找尋解決現今生物學難題的方法。

胚胎學:脊椎動物的組織原(organizer)
1929年沃丁頓受聘於劍橋附近頗具聲望的史澄威斯實驗室(Strangeways Laboratory),除了是菊石和科學史的專家,他也精通促使漢斯·斯佩曼(Spemann)與希爾德·曼格德(Mangold)於1924年發現「組織原」的德國近代的胚胎研究。組織原是出現在兩生類早期胚胎一個區塊,若將其移植到該胚胎的腹側區域,能誘導生成第二個胚軸(embryonic axis)(也就是說,能產生第二個完整的軀幹),而沃丁頓於1930年代發表一系列論文,證實哺乳類及鳥類的確也有組織原。在高等脊椎動物中,主要體軸(body axis)是在胚胎早期由一群稱為原條(primitive streak )的細胞聚集而成,在原條的前方有一個稱為亨森氏結(Hensen’s node)的區域,沃丁頓指出,將鴨子的亨森氏結移植到雞的早期胚胎(胚盤期)能夠誘發第二個體結的生成。他最有名的莫過於鴨子胚胎的實驗,實驗中他將兩胚盤面對面排列,可以看到各自的亨森氏結會誘導接鄰胚盤中的原條。他也證明來自雞胚胎的亨森氏結能夠誘導兔子胚胎生成第二體軸,說明源自不同階層脊椎動物森氏結的組織原訊號皆是相同的。此時沃丁頓另一項主要的工作為和约瑟夫與德蘿西·尼達姆(Joseph and Dorothy Needham)合作研究組織原的化學本質。卻因知識及設備上的不足而無疾而終,直到1980年代,組織原誘導因子才終於被證實是轉化生長因子-β(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-β)和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(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amilies)。

遺傳學與發育
儘管沃丁頓於1930年代投注大量心血在胚胎學研究,他對遺傳學還是十分感興趣。1940年,沃丁頓最具影響力的著作《組織原與基因》Organisers and Genes出版問世,書中他花了極長的篇幅討論「勝任性(competence)」—細胞或組織對誘導訊號的反應能力—的重要。沃丁頓對於誘導因子和基因這兩者間類似的質性決策感到十分著迷。譬如說,如果沒有神經誘導因子,兩生類胚胎的外胚層會發育成表皮,反之則會發育成神經上皮;若果蠅帶有aristapedia基因(同源異型基因的一種,突變會造成身體的一部分變形)的野生型對偶子,則它的觸角(位於頭部用於感知的附屬物)上會生成端刺(位於觸角末梢的剛毛),但如果帶有的是突變的對偶子,觸角則會變成末梢足節。為解釋這樣的現象,沃丁頓將發預想成由基因控制的一連串分支決策(branching decision),在《組織原與基因》中,他也第一次提出「表徵遺傳地景」的想法,以此描述發育過程中決策的過程。

【表徵遺傳地景】 這可能是沃丁頓最為人知的學說,在他第二本亦極具影響力的著作《基因策略》The Strategy of the Genes中有詳細的說明。把地景想成是供球滾動的表面,在不同位置存在岔路,導向不同途徑,所以球一路做著二擇一的選擇滾至最低點;如果把球看做是胚胎中的細胞,在每一個發育過程的二岔口,胚胎誘導因子或(和)賀爾蒙基因將推動它滾向其中一條路徑。在《基因策略》中,沃丁頓明確的說明,地景代表的是鑲嵌於象徵細胞代謝的多維空間—一個由無數座標軸構成的空間,每個軸代表細胞中各種物質的不同濃度—中的一個表面,而路徑就是細胞允許通行的軌道(chreodes),在現實中,路徑並不會是二維的表面,用這個形式表示只是為了能在頁面上呈現。更驚嘆的是,沃丁頓呈現出地景「下層」的樣子:基因是釘在地面的樁,各自由牽索連接到構成地景的張網,每個基因有其量性效應,相互交織成一片地景。而從牽索的編排也可以看出,可能單靠某些基因就能使地景的樣貌改變,如果這些基因突變而失去活性,將會造成發育路徑的間斷式改變,所稱無疑就是同源異型基因—沃丁頓在果蠅研究中交手過的aristapedia。要注意的是,地景說融合了沃丁頓的發育學觀念,為此他創造了一些新名詞:路徑稱為「chreodes」;而「渠道化(canalization)」指的是,在某個域值之下,任何遺傳改變或是環境干擾都會被緩衝抵銷,不會影響路徑,但當超出這個域值,細胞就會躍入比鄰途徑。

戰後時期
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沃丁頓服務於皇家空軍海防總隊(Royal Air Force Coastal Command),利用「運籌學(operational research)」(以數學模型等方式優化、改良現有的作業程序)提升反潛作戰效率。1944年,受聘為愛丁堡一所新興動物育種與遺傳學研究所的所長,經過一番系所改組,沃丁頓最後成了遺傳學研究所的榮譽所長。相較於戰前的鋒芒,1950及1960年代他所做的研究大部分都相形失色,主要著重在利用電子顯微鏡更仔細的觀察卵及胚胎,或是用同位素追蹤胚胎的生化合成與物質運送。

【後天性狀的遺傳】 1940年代晚期到1950年代早期,沃丁頓致力於他最後一個流傳於後世的研究—「遺傳同化(genetic assimilation)」的現象。沃丁頓想要解釋的是一種早先稱為「偽外因適應(pseudoexogenous adaptation)」的現象,鴕鳥腹部皮膚的突起硬繭就是一個知名的例子。表皮受到長期反覆磨擦會生成硬繭,當鴕鳥坐下時,會摩擦到腹側的兩個區塊,就是硬繭所在的位置。神奇的是,這並不是後天產生的,而是早在胚胎發育時就生成,所以鴕鳥一孵化出來腹部就擁有兩塊硬繭。而他認為關鍵在於,外力可以造成大規模的質性型態變異,但是對外力的勝任性(competence)是取決於多個基因點位(loci)的量性變異。如果施以某些處理造成一部分個體型態上的改變,那藉由對這群個體人工選殖,所產生的族群變不再需要外來處理就能自然產生型態變異。沃丁頓在果蠅身上得到了類似的實驗結果,缺橫隔脈果蠅實驗就是一個很清楚的例子:果蠅的翅膀中間有一條細微的橫向翅脈,如果在蛹化期間短暫施以高溫的話,這條翅脈就會不見;如果挑選這些沒有橫膈脈的果蠅,連續幾代施以高溫衝擊和選殖,那麼接下來產生的族群中,有很高比例會是自然生成的缺橫膈脈型態。沃丁頓特別強調他的「渠道化」觀念對於了解遺傳同化至關重要,因為由本質上的量性變異轉化成質性改變靠的是發育途徑的切換。

沃丁頓稍晚的研究都較不引人入勝,但是他開始積極的提倡理論生物學,巔峰時期他曾獲克斐勒基金會(同時也補助沃丁頓早期誘導因子的研究)補助,在義大利科摩湖賽爾貝羅尼別墅舉辦四場研討會。與會研究分成四卷由愛丁堡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,集合許多雜七雜八的文章,談論生物學是否能有通用的理論,還有一些專門針對發育學和演化學的假說。

沃丁頓是20世紀生物史上的傳奇人物,除了本文談論的科學成就,他也是藝術方面的行家,私下熟識許多當代有名的藝術家、雕刻家和建築師。他的科學傳奇包含兩大重要發現:高等脊椎動物的組織原和遺傳同化現象,此外還有他極力提倡的理論生物學,以及對表徵遺傳地景精彩的描述;是他發現了哺乳類的組織原,也是他前瞻性的利用動態系統思考基因網絡和發育。他在年輕一輩的生物學家間默默無聞,因為他研究的不是分子生物學主流。然而,現今我們最大的挑戰是在越加龐大及快速基因體資訊中,找出隱身其中、微乎其微的關鍵生物學現象,或許我們可以設計一些理論生物學的方法來迎戰,而在這過程中,不結果如何,沃丁頓的想法必定將會重出江湖。

原文出處:
Conrad Hal Waddington: the last Renaissance biologist?, Jonathan M. W. Slack,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3, 889-895 (November 2002) | doi:10.1038/nrg933
http://www.nature.com/nrg/journal/v3/n11/full/nrg933.html
中文全文下載

延伸閱讀:

關於沃丁頓:
wikipedia-C. H. Waddington
C.H. Waddington, British embryologist

Induction and the Origins of Developmental Genetics
Epigenetic Landscape
胚胎誘導作用

Classical Papers:
Conrad H. Waddington’s contributions to avian and mammalian development, 1930-1940
Epigenetic Landscaping: Waddington's Use of Cell Fate Bifrucation Diagram
Genetic Assimilation of an Acquired Charac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