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根對染色體學說的抗拒


原文
T. H. Morgan's resistance to the chromosome theory
Keith R. Benson/ Deapartment of History,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, US
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, 469-474, (June 2001)


西元1910年,摩根Thomas Hunt Morgan以果蠅實驗確認並接受染色體即為攜帶遺傳性狀的載體,此舉被喻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,然而隱藏在此背後的卻是1880到1910年間,默默為其鋪路,鮮少為人提起的科學歷史事件。

1865年,孟德爾(George Mendel)根據豌豆雜交實驗發表了遺傳學的新理論,提出遺傳是獨立因子在世代傳遞的概念,認為遺傳應是顆粒性的。然而19世紀主流的遺傳學說是建立在融合的想法上,子代即為兩親代生殖物質的融合,通常子代會與親代極為相似,或是恰為兩親代的混合,稱為融合遺傳學。

雖然成功,融合遺傳學說卻有一個重大的缺失—無法解釋個體的變異從何而來。 此時,某些生物學家開始認真思考顆粒遺傳的可能性。首先,達爾文在《泛生論》Provisional hypothesis of pangenesis中提出「芽球 (gemmule)」這個想法,他認為,生殖物質就是由許許多多芽球所組成,進而生長、形成一個新的生物體,且芽球在天擇壓力下能夠產生改變,進而造成子代的變異,此假說亦受到美國生物學之父、忠實的達爾文擁護者威廉.布鲁克 (William Keith Brooks)的支持,布魯克甚至於1883年發表了以此假說為基礎的專論—《遺傳法則》The Law of Heredity。 而在差不多同一時期,德國細胞學家華爾特.佛萊明 (Walther Flemming)於1879年發現細胞核中一種可被染色的絲狀物體,稱為染色質 (chromotin),任職於德國佛萊堡Freiburg大學的生物學家奧古斯特·魏斯曼(August Weismann)猜想,或許有一種與遺傳性狀相關的微粒物質就位在染色質上。1888年,德國生物學家沃爾德耶(Wilhelm Waldeyer) 將細胞核中染色質構成的部分正式命名為染色體 (指「被染色的部分」),荷蘭生物學家許霍·德弗里斯 (Hugo de Vries) 隨即提出細胞核中的此部分就是由肉眼無法見的胚芽pangenes所構成,而胚芽即是「包含所有遺傳性狀的特殊微粒」。於是十多年後,到了1900年,塵封35年的孟德爾遺傳學論文,終於再次被人提及,關於這個假想中的特徵微粒也有越來越多的猜測。

可是關於顆粒遺傳的討論仍然不是主流,年輕的美國生物學家,像是艾德蒙‧威爾森(Edmund Beecher Wilson)和湯瑪士‧摩根(Thomas Hunt Morgan)則希望仰賴實驗及研究證據來闡明對於遺傳及變異的新理解,轉而向胚胎學尋求解答,他們相信達爾文所稱,胚胎中保留了與祖先的關聯,意即演化的訊息,要是果真如此,胚胎必定能為遺傳及變異帶來解釋。拜19世紀新科技發展所賜,科學家得到前所未見的機會,得以操作實驗及進行劃世代的研究,尋找遺傳及變異解答之路便逐漸往新興生物研究室及學術機構邁去。

威爾森和摩根或許是布鲁克在約翰·霍普金斯大學 (Johns Hopkins University)最知名的兩個學生。威爾森在霍普金斯時便對顯微技術及細胞學極為熟稔,更於1882年離開美國前往歐洲的生物學實驗室學習深造,1890年代,威爾森回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細胞學和顯微技術,同時加入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(Wood Hole Marine Biology Laboratory, MBL),與埃德溫·康克林(Edwin G. Conklin)共同鑽研細胞譜系,並時常和摩根及MBL的同事討論發育議題的重要性。此時的威爾森雖早已熟知發育細胞中染色體整齊的排列模式,但他仍然質疑這種結構可以用來解釋遺傳及變異有關,甚至日後,當染色體在細胞分裂及減數分裂中的行為之研究愈臻完善,性染色體及性別二型性的關係也被提出,威爾森還是不曾對染色體有更多著墨。

摩根同樣是一位傑出的胚胎學家,同樣也強調發育對遺傳及變異的重要,他認定解答根生於生物體本身,是可見可察的,並不是什麼假想的微粒。對摩根來說,染色體的理論都帶著點預成論(preformation)的意味,好像遺傳是全然接收親代的現有設計,而身為一個受胚胎學洗鍊的新時代生物學家,未分化、未成形物質的後天發育(epigenetic development)才是遺傳的真理。但20世紀早期,越來越多的證據再再揭露染色體在遺傳中扮演的角色,1903年,威爾森的學生華特‧薩登(Walter S. Sutton)在《生物學通報》Biological bulletin的一篇文章中發表染色體和孟德爾單元性狀(unit characters)之間有所關連,而這又進一步與昆蟲的性別二型性有關,這項新資訊可以解釋何以遺傳物質可為微粒狀,但又能保有變異的連續特性。然而摩根始終堅信顆粒說無法解釋遺傳及變異,並在接下來的幾年對染色體學說充滿敵,稱他個人「不熱衷時下這種什麼都歸因於染色體的做法,我彷彿身處水深火熱之中,因為身邊的人皆因一些可染色的酸類及藍色染劑就感到滿足」。他呼籲大家思考遺傳及變異的議題時,應著眼於內在因素(化學性以及生理性的),而不是外在因素(預先形成的染色體)。

就在幾年後,剛起步的果蠅研究讓摩根有所軟化,開始能夠接納一些新想法。1910年,歷經一年多的果蠅研究後,摩根在《美國博物學家》American Naturalist的一篇文章中提到「對於染色體行為的新研究雖然並不能全然地使人信服,僅管如此,我認為仍是值得多加思考的」。而就在同一篇文章中,摩根首次不再將遺傳議題與發育過程緊緊相連,也鬆口認為性聯遺傳特徵「可能會對研究遺傳的過程帶來一線曙光」。事實果真如此! 1910年底,摩根發表了論文《果蠅的性聯遺傳》Sex limited inheritance in Drosophila,從融合說到顆粒說的轉變終將勢不可擋。在這篇論文中,摩根提出,如果要以孟德爾遺傳定律來解釋白眼這個新性狀,那麼與白眼相關的那段染色體勢必得位於性染色體上。到了1912年,雖然身為一名實驗生物學家,摩根已不再用實驗證據侷限自己邁向更多未知的可能性。。1915年,摩根與他的學生在共同著作《孟德爾遺傳學原理》Mechanisms of Mendelian Heredity中發表了主要概念,闡述整個觀念的改變;他將染色體理論和孟德爾定律結合,史無前例的描繪出第一張染色體圖譜,並以遺傳單元解釋性狀。

原文出處:
T. H. Morgan's resistance to the chromosome theory, Keith R. Benson,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, 469-474 (June 2001) | doi:10.1038/35076532
http://www.nature.com/nrg/journal/v2/n6/full/nrg0601_469a.html
中文全文下載

延伸閱讀:

關於摩根:
【科學史上的今天】9/25——摩根誕辰(Thomas H. Morgan, 1866-1945)
193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——摩根Thomas H. Morgan

遺傳學的發展 (Genetics)——上
遺傳學的發展 (Genetics)——中
遺傳學的發展 (Genetics)——下

摩根與性聯遺傳:
Thomas Hunt Morgan and Sex Linkage
Classical Papers